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速递 > > 正文

【254】胆管癌(CCA)免疫治疗:前沿进展与未来展望

日期:2023-08-05 15:58:59 来源:个人图书馆-cqk360
分享到:
整理: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胆管癌(CCA)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世界第二大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占全部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10%~20%。过去几十年间,CCA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由于其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症状的特点,往往在确诊时已经发展至晚期。近年来,对于CCA的治疗方式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免疫疗法在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本文将详细介绍和系统梳理CCA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让您全面了解这一治疗领域的最新动态。


(资料图片)

ICI单药用于MSI-H/dMMR或TMB-H胆管癌

近年来,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免疫疗法在胆管癌(CCA)治疗中的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1]。针对不同情况区分免疫治疗对CCA的作用非常重要。

首先,无论原发肿瘤部位或组织学类型如何,用药选择都依赖于特定的分子改变。

ICI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和/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CCA患者。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dMMR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3%(CR率21%),其中4例CCA患者中1例达到完全缓解(CR),3例疾病稳定(SD)[2]。

在多队列II期研究——KEYNOTE-158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MSI-H/dMMR非结直肠癌患者,22例CCA患者的ORR为40.8%(CR率13.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30.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9.4个月,3年OS率为30.3%[3]。

此外,对于高肿瘤突变负荷(TMB-H)肿瘤,ICI单药治疗具有明显活性。帕博利珠单抗已获FDA批准用于TMB-H(≥10mut/Mb)实体瘤患者[4],其获批依据是帕博利珠单抗治疗102例经治晚期实体瘤患者的ORR达29%(CR率4%),缓解持久,57%的患者缓解≥12个月,50%的患者缓解≥24个月。

但是,ICI单药仅可使少数CCA患者获益,因为dMMR/MSI-H或TMB-H患者比例<5%。因此,开发更多免疫疗法,使更多的CCA患者获益非常重要。

其次,是在未经筛选的晚期CCA患者中开发免疫疗法。这种方法主要基于转化研究工作,研究提示免疫疗法在CCA和其他BTC治疗中可能发挥作用,因为预先存在的抗肿瘤T细胞应答的标志物通常与这些肿瘤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因此,在这个方面的最初尝试主要集中在ICI单药治疗上,但可惜的是疗效有限。此外,ICI单药在PD-L1阳性CCA患者中的疗效也并不明显。鉴于这些发现,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求其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ICI与化疗联合为其中的主要方向之一。

ICI联合化疗治疗CCA探索

一项回顾性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抗PD-1抗体(20例患者)或单独使用化疗(19例患者)相比,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抗PD-1抗体(38例患者)治疗的结果更好,mPFS分别为5.1个月、2.2个月和2.4个月,mOS分别为14.9个月、4.1个月和6.0个月。

对未经治疗的晚期BTC患者进行的其他II期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在这些II期研究中样本量最大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124例患者分配至三个治疗组:队列1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从第2周期开始接受化疗+抗PD-L1抗体度伐利尤单抗+抗CTLA-4抗体tremelimumab治疗(30例患者)、队列2从第1周期开始同时进行化疗+度伐利尤单抗(47例患者)、队列3从第1周期开始同时接受化疗+度伐利尤单抗+tremelimumab(47例患者),tremelimumab最多使用4个周期。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ORR。结果显示,队列2的ORR最高(队列1、2和3的ORR分别为50%、72%和70%);然而,各队列的mPFS相似(分别为12.8个月、11.8个月和12.3个月)[5]。

在TOPAZ-1研究中,685例未经治疗的晚期CCA或胆囊癌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吉西他滨+顺铂+度伐利尤单抗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OS。结果显示,度伐利尤单抗组相较于安慰剂组,显著改善了OS(mOS 12.8个月 vs 11.5个月;24个月OS率24.9% vs 10.4%;HR0.80,P=0.021)。度伐利尤单抗组的PFS(mPFS 7.2个月 vs 5.7个月,HR0.75,P=0.001)和ORR(26.7% vs 18.7%,OR 1.60)也有改善。据报道,度伐利尤单抗组抗肿瘤活性提高的同时并未新增额外毒性(如两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75.7% vs 77.8%),而且根据EORTC QLQ C30评分,度伐利尤单抗组患者报告的全球健康状况恶化时间有延长趋势。TOPAZ-1研究亚组分析并没有发现结果因PD-L1表达、原发肿瘤部位、疾病状态(即初始不可切除与复发)或地理区域(亚洲或世界其他地区)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6]。基于这些结果,FDA在2022年批准了吉西他滨+顺铂+度伐利尤单抗这一联合方案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BTC患者,NCCN肝胆癌指南(2022 v1)推荐该方案为晚期CCA患者的一线治疗首选方案。

KEYNOTE-966是目前在CCA患者中进行的最大样本量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化疗联合ICI一线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CCA或胆囊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这项随机、双盲研究中,分别有533例和536例患者被分配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吉西他滨+顺铂治疗,主要终点为OS。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组的mOS为12.7个月,而安慰剂组为10.9个月(HR0.83,单侧P=0.0034)[7]。与TOPAZ-1研究不同的是,KEYNOTE-966研究中两组都允许使用吉西他滨维持治疗,顺铂最多使用8个周期,这可能是两组的ORR相同(29%)的原因之一。

基于这两项研究,ICI在晚期CCA一线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已牢固确立。

以ICI为基础的“去化疗”策略探索

其他几项ICI治疗BTC患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除了与化疗联合,也在进行联合TKI的探索,初步结果一般。例如,一项小样本II期研究发现,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治疗经治晚期BTC患者,ORR为10%。其他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正在探索潜在的替代方案,即基于ICI的“无化疗”治疗策略。

CCA免疫治疗:前景与方向

总体而言,CCA免疫治疗前景广阔。然而,为了充分发挥ICI和其他免疫疗法的潜力,明确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筛选优势人群和了解耐药机制至关重要,是未来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Ilyas SI, et al. Cholangiocarcinoma - novel biological insight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Nat Rev Clin Oncol. 2023 Jul;20(7):470-486.[2]Le, D. T, et al.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predicts response of solid tumors to PD-1blockade. Science 357, 409–413 (2017) .[3]Maio, M, et al. Pembrolizumab in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high or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 cancers: updated analysis from the phase 2 KEYNOTE-158 study. Ann Oncol.[4]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approves pembrolizumab for adults andchildren with TMB-H solid tumors.[5]Oh, D. Y, et al.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plus durvalumab with or without tremelimumabin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an open-label,single-centre, phase 2 study.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7, 522–532 (2022).[6]Oh, D.Y, et al. Durvalumab plus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biliary tractcancer. NEJM Evid.[7]Kelley, R. K. et al. Pembrol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compared with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alone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iliary tractcancer (KEYNOTE-966):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Lancet.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arie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