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
(相关资料图)
报本堂明清木雕博物馆
发布馆藏品
原创第「608」期
古人的家居建筑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虽然复杂,却不难回答,从数万年前原始人的穴居、巢居,到木结构建筑,古人家居建筑的形制几经变化,但在变化规程中,有一些始终没有变化的东西,就是建筑文化、建筑哲学。
古代建筑雕花,其中民居景观题材,体现着浓浓的民俗民风,以直观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嬗递和演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见证人。
今日分享报本堂刘喜林老师古代民居拓片作品,欣赏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感知古人幽居独处,静心闲适。如陶潜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掩上门,一切喧嚣不可闻,宅院使其与世故觉远。
刘喜林古代民居拓片作品
中夏贮清荫中夏贮清荫
传拓为一人家庭院,白墙黑瓦,屋舍俨然。院中梧桐繁茂,荫蔽庭中,旁有山石曲水,可供主人平时小憩游览,举目则远山连绵,飞鸟点点,令人时有遐思。陶渊明诗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正是此图所描绘的中国人理想生活图景。艺术鉴赏:温孟孚
幽居图幽居图
画面中心传拓民居;白玉兰,无叶,伸展着树干;树下,山居所在,山居古朴,如茅屋;远处山峦,灵岛瑶屿,虽不能至,心却向往,画面如山水画,工匠意在净界、尘世,静穆是打动人心的地方。
幽思图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心民居,苍松老屋,松纹精美,龟背纹,树干、伞形松纹,古松如冠。远处山峰耸立,松、梧桐、兰草、山石,绿树葱茏;山峦,是一痕山影,将人的视觉带向神秘的处所。
古塔凌云古塔凌云
古塔兀立于古城之巅,登临其上,高耸入云。作者传拓奇石,古塔、远山、凌云、树木,围墙,由围墙台阶,可见古塔于高处,以焦墨传拓奇石,近景墨色深,远景墨色浅,墨色行走在作品中。
深山禅院深山禅院
红墙青瓦、老松下,深山禅院。以浓墨传拓围墙,大写意风格。老松枝干龟背纹,如鳞皱。远景,山峰重叠。
松声入耳即心闲深山曲径通幽,远离尘嚣,老松千岁之姿,千尺直上,尚未进入宅院,已能听到周围阵阵松涛林海,“松声入耳即心闲”。这幅作品,刘喜林以墨色,表现宅院,松涛,对人的影响。身处酷暑或是焦虑,观看这幅作品,心境会有转变,心会“闲”下来,禅意氛围的感受,抒发恬静安然的境界。
隐居
远景,山头墨色逐渐淡下来,突出层次感,山石古峭。近景,围墙低矮,山居依山傍水,以梧桐树,奇石装饰,构图运用大留白,环境幽静。
如鸟斯革
四角高翘的屋顶,翘起的屋角,柔和,好似生长出翅膀,在蓝天中飞翔,古人将这种屋顶形容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诗·小雅·斯干》。建筑墙面传拓钱纹,再加梧桐、柳树、兰花山石的点缀,作品更显喜庆轻盈。
五柳堂前桑梓情五柳堂前桑梓情
此传拓亦是中国人理想之家园图景,中国人称思乡之情为“桑梓之情”,离别之时又会折柳枝相赠,陶渊明诗云:“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又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观此图仿佛置身于柳荫桑树下,听鸡鸣犬吠之声,云影覆地,山风吹襟,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质朴祥和。艺术鉴赏:温孟孚
欣赏刘喜林古代民居拓片作品,感谢温孟孚的艺术鉴赏,“中夏贮清荫”、“五柳堂前桑梓情”,二幅作品,因有温孟孚老师的艺术鉴赏,更加有趣。
报本堂
木雕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精美纹饰、精细多样的雕刻技艺成为传拓对象。报本堂刘喜林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匾额、木雕等收藏及传拓技艺的传承,其手工传拓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清老木雕,岁月打磨出来的鬼斧天工,使当代手工传拓技艺,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撰文:郑新瑛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