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60万张照片,60万个瞬间,每张1/300秒,浓缩是2000秒。
在广西的大山里,少有人会留意自己走过多远的路,流过多少汗水,承受过多少伤痛。身边的小事,最不经意的细节,如时光流淌,无声无息。
十多年来,我在广西的大山里持续记录劳动者的奔波劳作,用60万张照片,记录他们轻描淡写的日常、平淡如水的每一天。这些瞬间,是一段人生、一项事业、一个时代的切片,背后有汗水、伤痛、坚韧、奉献,有酸甜苦辣,有波澜壮阔,有沧海桑田。
【资料图】
请点击观看视频
三年多,她到夜校上了700多节课
拼版照片:左图为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47岁的梁足英在夜校教室里准备上课(2023年4月25日摄);右上图为梁足英在摘野菜,准备销往县城(2021年6月12日摄);右中图为梁足英在夜校教室里上课(2023年3月15日摄);右下图为梁足英(右三)和姐妹们在种树(2023年3月16日摄)。
“我坚持上夜校读书,是为了能更好地劳动,做更多的事情。”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47岁的梁足英,三年多时间,到夜校上了700多节课。小时候没有上过学的梁足英,以前不会讲普通话、不识字,如今每天都能通过微信、电话和商家联系,将苗寨的野菜销售到县城。
在乌英苗寨“双语双向”培训班课堂上,梁足英(右)和母亲梁英迷在一起学习(2020年6月8日摄)。
3年多,700多个晚上,每天辛苦劳作的梁足英,还要坚持到夜校上课,这意味着爱人在背后长期理解、宽容和支持,也意味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和坚持。
梁足英的丈夫卜胜昌说:“只要她高兴就好,晚上的家务我全包了。”
乌英苗寨夜校有20多个妇女,意味着有20多个家庭要打破原有的生活方式,20多个丈夫在背后默默支持。
在广东廉江市近海海域的游船上,梁足英(左)和吴妹富在欣赏海景(2021年11月4日摄)。在廉江市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她们第一次走出大苗山参观学习。2021年是乌英苗寨实现脱贫摘帽后度过的第一年。在桂黔两地党委政府、结对帮扶的广东省廉江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乌英苗寨以党建为引领,积极进行产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动民族文化建设。新华社发(覃天阳 摄)
梁足英(左)和同学潘妹妹在家写作业(2020年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700多个夜晚的夜校学习,离不开授课老师、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的奉献和付出,以及相关部门、爱心企业的支持。
授课老师之一、乌英教学点的潘先锋老师,从教30年,大多在教学点工作,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劳动等课程,都是一个人承担。他平均每天上6节课,30年来总共上课超过3万节。忙完一天的教学任务后,到晚上,他还坚持给夜校的妇女们上课。
在乌英苗寨教学点,贵州籍老师潘先锋给孩子们辅导功课(2022年1月12日摄)。乌英苗寨教学点位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从江县交界的大苗山深处,是广西、贵州两省区苗族少年快乐成长的乐园。在“一寨跨桂黔”的乌英苗寨,两省区的村民虽户籍不同,但房屋、土地并无界限,村民每天跨省区生活和劳作,孩子们每天跨省区上学。近年来,这个教学点在桂黔两地民宗委、妇联、团委等部门和结对帮扶的广东省廉江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73岁的梁安合老人也是每天忙完农活后,到夜校教妇女们唱苗歌。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73岁的老人梁安合(2023年4月25日摄);右上图为梁安合(右)和老伴在田间插秧(2020年5月21日摄);右中图为梁安合展示收获的稻谷(2020年9月10日摄);右下图为梁安合劳作归来(2019年3月25日摄)。梁安合一家有两亩多田,50多年来,梁安合一共插秧10万多株。
数百上千年的传统,在千万次“重复”中传承
49岁的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杨洪英,自幼学习刺绣,成家后以制作苗衣和传承刺绣文化为业,平均每天穿针引线上千次,一生至少已经重复上千万次这样的动作。杨洪英说,每天都会因为不小心,手被针扎到五六次。几十年来,她的手被针扎到数万次之多。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杆洞村49岁的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杨洪英(2023年4月25日摄);右上、中图为杨洪英在刺绣(2023年4月25日摄);右下图为杨洪英在刺绣比赛中(2019年10月18日摄)。杨洪英自幼学习刺绣,1998年起,杨洪英开始以制作苗衣和传承刺绣文化为业,平均每天穿针引线上千次。
40岁的吴妹富每年都会给家人制作四五件亮布衣服。传统苗族亮布制作工艺复杂,每一匹亮布,吴妹富都要抡起约十斤重的木槌,锤打数万下。每年吴妹富都要捶打亮布十多万次。20多年来,她已经锤打数百万次。
拼版照片:左图为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40岁的吴妹富站在亮布小广场上(2023年4月25日摄);右上图为吴妹富(右)在亮布文化节上展示自己制作的亮布(2020年10月25日摄);右中图为吴妹富(右)扛着亮布槌参加亮布文化节(2020年10月25日摄);右下图为吴妹富在劳作(2017年11月9日摄)。传统苗族亮布制作工艺复杂,需“千锤百炼”。吴妹富自幼学习亮布制作,每年都要捶打亮布10多万次。
梁瑞辉自幼跟随父亲学习芦笙制作技艺。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芦笙市场需求量大增,梁瑞辉开始以制作芦笙和传承芦笙文化为主业。他现在每年要制作400多支芦笙。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51岁的梁瑞辉(2023年4月26日摄);右上、中、下图为梁瑞辉在制作、调试芦笙(2023年4月26日摄)。
数百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十数年、数十年的人生,不是几段文字、几十分钟视频、几百张照片就能概括。多年来,我与村民们朝夕相处,从初见时的震撼到习以为常,再到积累沉淀后,深感其中的不易。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总有一种情怀,令人难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令人动容。
坚守与归来,同是对故土的热爱
在广西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81岁的龙耀星老人,六七岁时就跟随大人上山种李树,一生中已经种了八九千棵李树。他说:“我种了一辈子了,还要继续种下去,直到种不动为止。”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老人龙耀星(右)和老伴莫杏昭(2022年3月20日摄);右上图为龙耀星和村民在山上护理树苗(2013年5月21日摄);右中图为龙耀星(左三)等在山上准备种树(2013年5月15日摄);右下图为龙耀星和老伴莫杏昭在花丛中散步(2014年2月21日摄)。
龙革雄(左二)、龙耀星(左三)等人在山上准备种树(2013年5月15日摄)。
我想,正是这种流淌在血液中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代铜板人。11年前,在外闯荡了20多年的龙革雄、龙飞任等后辈们,选择返回故乡,重新拿起锄头,继续种植李树,建设家乡。种了两万多棵李树、搬来几百万块石头,用烂的镰刀、锄头、手套数以百计,他们用最朴素的愚公精神,将铜板打造成为李花村、“网红村”。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60岁的村民龙飞任(2022年3月20日摄);右上图为2012年10月21日拍摄的铜板屯;右中图为龙飞任(左一)和村民们在山上规划铜板屯的发展(2013年6月19日摄);右下图为2019年3月3日无人机拍摄的铜板屯。铜板屯曾经是一个“空巢村”,一度濒临消失。2012年,外出闯荡20多年的龙革雄和几位村民返回家乡发展水果种植和观光旅游。十多年来,他们种植了2万多棵李树。如今,铜板屯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村”。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村民龙革雄(右)和妻子罗桂枝(2017年8月1日摄);右上图为龙革雄和村民们在山上种树(2013年5月15日摄);右中图为龙革雄和妻子罗桂枝合影(2022年3月20日摄);右下图为罗桂枝在山上种树(2021年3月3日摄)。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仁良村,随着村民外出读书、工作,村里曾日益冷清。夜晚老人无事可做,没有娱乐文体活动。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带领返乡青壮年,实施“为了母亲的微笑”行动,挖掘振兴传统民族文化,帮助老人们找回儿时的快乐。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仁良村村民韦寿基在展示陀螺(2023年4月22日摄);右上图为韦寿基和村民们在陀螺比赛中(2023年4月22日摄);右中图为韦寿基在制作陀螺(2023年4月29日摄);右下图为韦寿基展示刚刚做好的陀螺(2023年4月22日摄)。近年来,仁良村大力弘扬陀螺文化。作为当地传统陀螺手艺人,韦寿基已经做了上千个陀螺。
韦寿基每天都埋头为老人们制作陀螺,每周都会组织村民进行陀螺比赛。昔日冷冷清清的村庄,又恢复了活力。在刚刚结束的县陀螺比赛中,他们代表镇里出战,并获得冠军。陀螺运动日常化、陀螺比赛常态化的背后,是人们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在陀螺的一圈圈转动中,民族文化自信也不断得到提升。
生逢最好的时代,记录最美的时光,是幸运的。我静静地守在他们的生活里,守候在他们的身边,等待着历史长河的缓缓流动,细心观察这些缓慢而巨大的变化中每一个微小但关键的节点。面对他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那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常,我反反复复轻轻按动快门,不停地沉淀最真实的瞬间,来讲述伟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劳动者的故事。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黄孝邦
编辑:王海燕、尹栋逊、李梦馨、徐嘉懿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